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报告 >
发布时间:2011-02-17 10:35:00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滦县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文件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11日在滦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滦县人民政府县长  方成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滦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县在复杂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稳健前行的一年,也是积蓄发展力量、推进跨越赶超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深入开展“跨越赶超年”活动,扎实苦干,奋勇争先,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积极应对复杂形势挑战,跨越发展保持强劲态势。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新形势,采取强有力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9亿元(预计),比上年增长16%(预计);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6.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2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5%和17.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30.1%。骨干企业对税收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17家,纳税总额达到10.6亿元,占全县税收的68.9%,其中司家营铁矿、庞大集团分别纳税5.3亿元和2亿元。全年实施重点项目85个,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56个,超10亿元项目10个,超100亿元项目3个;11个项目列入省重点,63个项目列入市“千个项目保增长调结构”攻坚行动,项目规模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年28个重点项目建成运行,司家营铁矿二期、“滦州古城”、东海特钢、庞大汽车城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为推动跨越赶超提供了强劲动力。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加快。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工作力度,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5000亩现代农业园区启动建设,完成投资9000万元,进驻企业4家。全县累计建成大型规模奶牛养殖场44家,奶牛存栏达到10万头。伊利乳业、宝福农牧园等农业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新民居建设实现新突破。编制完成城乡一体化规划、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新民居示范村规划。投资2.5亿元,实施小城镇重点建设项目。运用土地置换、联村新建等模式,投资6.3亿元,建设新民居示范村30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年落实各项惠农支农资金2亿元,比上年增长28.9%。投资6326万元,全面消除农村村街硬化“白点村”。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6.2公里,改扩建县道杨柏线14.8公里。投资2995万元,清运处理农村垃圾,新建镇级垃圾填埋场3座。全国最大的研山新村秸秆沼气联户供气工程投入运行。

——强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成效明显。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相结合,促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主导产业不断壮大。钢铁冶金、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等“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89.4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实施东海特钢、金地装备制造等产业链节点项目59个、技术改造项目23个。商贸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庞大集团成功通过中国证监会上市审核。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五大园区”实现产值267亿元,比上年增长51.2%,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6.1%;实施重点项目40个,完成投资91.4亿元,比上年增长49.6%。司家营循环经济园区争列省级工业聚集区工作顺利通过省相关部门审批,台商工业园获批扩区5平方公里,曹妃甸滦县临港产业园区填海造地工程启动实施,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异军突起。围绕打造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振兴工程”,我县对外影响力明显提升。成功举办首届滦河文化艺术节,凝练“明礼、兼融、创新、图强”的新时期滦县人文精神,创作滦县主题歌曲。“滦州古城”样板展示区、研山风景区已向社会开放,滦河水利风景区、青龙山旅游景区建设深入推进,其中“滦州古城”被列入唐山市“十二五”七大重点旅游项目和“十大文化产业园区”,被河北省确定为精品旅游景区,初步形成了集历史文化、生态文化、革命文化、宗教文化、休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体系。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为手段,促进经济增量调优、存量调强。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圆满完成2009年度土地执法检查整改任务,全年争取重大项目、城市建设等用地指标1710亩。规范矿产资源开发,严厉打击非法盗采国有矿产资源行为。加强重点企业节水监管,促进水资源高效、集约、节约利用。节能减排强力推进。淘汰2台水泥磨、8座3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7万吨、炼铁产能198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5%(预计),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9%(预计),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削减率分别达到50.4%(预计)和14.6%(预计),均可完成市达目标。

——大力开展城镇面貌大变样行动,确定建设中等城市目标。加快推进“三区一河”主城区建设,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规划体系不断完善。2011年至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在上级下达我县规划建设用地指标975公顷的基础上,争取到新增指标1060公顷。完成滦州古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县城城市总体设计、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等编制工作进展顺利。扩容工程加快推进。新城中心区金源经典、金鼎领秀等住宅小区基本完工,古城回迁安置楼工程顺利实施,投资1.3亿元,完善响嘡工贸区基础设施,投资3亿元,完成滦河防洪整治一期工程。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实施古城、响嘡等重点区域集中拆迁,累计拆除建筑物22.9万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将省道平青大线(滦县北出口段)打造成景观大道。龙山、研山、横山等环城生态绿化工程深入推进,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9%。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庞大滦州国际大厦主体工程完工,滦河路东延、胜利路西延、省道平青大线吴坎立交桥等工程竣工。县级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运行稳定,累计处理污水894.3万吨、垃圾6.2万吨。城区供热、供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0%和100%。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动力持续增强。以改革开放为突破口,为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稳步实施,优化24个部门职能,对10个部门进行撤并调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更加完善,流转土地7.3万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深入实施,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双向开放成效显著。成功举办“北京招商周”、“走进滦县、携手发展”招商洽谈会等活动,与国电集团、开滦集团等中国500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全年出口总额达到231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引进县外资金28.7亿元。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和谐社会建设呈现新局面。更加关注民生、维护民利、解除民忧,全县人民从改革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资5.5亿元,为群众办了10件27项实事,是历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实施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推进陈旧校舍改造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程,投资5300万元的龙山初级学校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投资4660万元,完善计生服务设施,人口计生工作水平显著提高。“健康滦县、幸福人民”行动纵深推进,为17.1万名45岁以上农民和城镇无业居民免费体检。投资4160万元的中医院搬迁工程启动实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扩面工作不断加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全面落实,新农合参合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4%和100%。城镇月低保标准达到310元,农村年低保标准达到1540元,分别提高25元和240元。金融机构存款总额达到139.7亿元,比上年增加21.8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达到97.3亿元,比上年增加14.5亿元。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投入使用。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省道迁曹线整治工程。绿化攻坚行动累计造林1.5万亩。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群众文体活动日益丰富。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深入开展“十万农民大培训”活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1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12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487元和78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12.5%。社会秩序持续稳定。“安全生产年”活动成效显著,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积极开展“问题乳粉”、畜禽屠宰、药品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扎实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效能和作风建设,政府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完善政府工作规则,修订财政资金支出管理办法等工作制度,政府工作更加科学、规范。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重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84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结,落实人大评议整改措施15项。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全年审计项目156项,核减工程造价9907万元,审减率达到16%。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此外,城管执法、广播电视、统计、市场、档案管理、物价、粮食、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动员、双拥、人防、气象、地方志、保险、邮政、通信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深感光荣和自豪。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十一五”实现了圆满收局,跨越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滦县这座千年古县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所有这些,无不凝聚着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无不体现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滦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机关干部、政法干警、驻滦部队官兵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尚需进一步扩大,综合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经济结构仍需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力度尚需加大,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突出;政府自身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方式、作风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保持良好态势、乘势前行的关键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我们充满信心。信心来自于对形势的准确研判。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新的科技革命,我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唐山正在着力建设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这些都为我县加快经济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创造了难得机遇。信心来自于对县情的正确认识。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已进入见效阶段,文化旅游产业异军突起,“五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一批国际、国内500强企业与我县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大规模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县跨越崛起的态势更加强劲。信心来自于对未来的热切期盼。市委对我县提出了“在引领唐山未来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要求,“科学发展、跨越崛起”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全县上下正以务实有为、进位争先的精神,谋发展、促跨越,形成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合力。新的一年,只要我们坚持好字优先,以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精神狠抓落实,以无坚不摧、决战决胜的气势干事创业,必将开创“十二五”工作的新篇章。

按照县十届四次党代会精神,确定201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在引领唐山未来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总要求,全力实施“1255”发展战略,围绕构建“两极四区一带”区域发展格局,深入开展“提效提速创业年”活动,强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城镇建设上水平、新农村建设、开放创新、改善民生“六大攻坚行动”,努力实现“十二五”工作良好开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7%以上(按照2000年可比价计算);完成全部财政收入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确保完成市达目标。

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县政府要以务实有为、进位争先的精神,全力推进六大攻坚行动:

(一)实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攻坚行动,打造跨越崛起的增长极和竞争力。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打造以司家营循环经济园区为主的产业聚集增长极和以“滦州古城”、滦河水利风景区为主的文化旅游增长极,促进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挥伊利乳业、小川牧业、宝福农牧园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年内新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推进农业集约化。加快5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每个镇兴建1个5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农业品牌化。以44家大型规模奶牛养殖场为重点,抓好品牌养殖业发展,制定养殖场星级评定标准;实施“农技专家下乡”工程,加强动物防疫,投资376万元改良畜牧品种,促进养殖业由规模化向品牌化迈进。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生态化。以宝福农牧园、研山新村为典型,推广日光节能温室、秸秆生物质能源利用等农业节能技术,促进农业循环发展。打造产业聚集增长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矿山开采、钢铁冶金、水泥建材、食品加工等四大传统产业,以司家营铁矿一期、东海特钢、冀东水泥、伊利乳业、蓝贝酒业为标杆,全面开展对标行动,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年内争取更多企业达到行业标准。加快发展矿产资源开发行业,以铁矿资源开发为重点,依托司家营铁矿,推进生态矿山建设,科学高效利用矿产资源。发展壮大产业链经济。以钢联项目为龙头,打造精品钢材产业链;以汽车改装厂特种车制造、冀东汽车零配件、金地装备制造等项目为龙头,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链;以冀东水泥为龙头,打造新型建材产业链;以伊利乳业、蓝贝酒业为龙头,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链。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全面推进司家营循环经济园区、台商工业园北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具备企业入园条件,其中司家营循环经济园区争取获批省级工业聚集区。加快实施曹妃甸滦县临港产业园区填海造地工程。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消防站。修订园区发展优惠政策,探索推行“园区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水平。以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集中度高、关联度强、市场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强力推进品牌建设。扶持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等大规模、高质量企业争创名牌,打造纳税超亿元企业群,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区域优势和竞争力的名牌企业。充分发挥伊利、蓝贝、冀东水泥等驰名商标的带动作用,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进行驰名商标申报,年内在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河北省著名商标上有所突破。狠抓节能减排。提高项目准入标准,引进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项目,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加大重点企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力度,坚决淘汰水泥、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实行企业能效和污染减排对标核查,严格落实差别电价、差别水价等措施,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打造文化旅游增长极,推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业。以“滦州古城”为核心,以滦河水利风景区为支撑,构建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做强文化旅游增长极。文化产业。启动纪念滦州辛亥起义100周年电视剧创作工程,滦州辛亥起义纪念馆工程,古滦州历史遗迹、重要纪念地、文物抢救修复复建工程,古滦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建设庞大汽车文化主题公园,举办第二届滦河文化艺术节。旅游产业。加快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科学指导旅游产业发展;“滦州古城”和滦河水利风景区年内完成投资25亿元,其中“滦州古城”核心景区年底前具备开放条件;评定两个以上2A级以上旅游景区,打造两个旅游产品,推出两条以上精品线路;评定三家星级酒店,其中庞大滦州国际大厦挂5星;启动建设滦县游客集散中心,组建三家以上旅行社,培养30名景区导游。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启动建设冀东物贸大型物流中心和滦州农产品物流中心,吸引大型企业进驻,整合现有小型仓储运输企业,加快汽车、矿石、木材等物流基地建设,形成完整的现代物流供应链,年内争取获批省级物流聚集区。消费型服务业。发展城市夜经济,抓好滦州农资、滦州建材等专业市场的招商育市工作,推进津秦客专滦河站及站前商业区建设;做大做强庞大集团,力争第一季度上市发行股票,“十二五”期间打造成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企业。

(二)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行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运行。提升项目储备质量。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规划等要求,严格项目质量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围绕延伸主导产业链条和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储备重大项目,确保县级项目储备库常年储备项目500个以上。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总投资1088亿元的90个重点项目建设,年内确保半数以上项目投产运行。其中,司家营铁矿二期力争4月份投产,东海特钢二期力争近期投产、三期年底前投入运行,鑫丰矿业、亿泰焊丝、冀东水泥二期、伊利高端奶等项目年内达产达效,唐钢150万吨焦化、曙光水泥二期等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国电集团热电联产、耀华汽车玻璃等项目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大做强企业集团。全力支持河北钢铁、国电集团、开滦集团、冀东水泥、伊利乳业、庞大集团、蓝贝酒业、亿泰焊丝、新奥集团等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拓宽发展领域,引领工业规模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破解项目瓶颈制约。积极争列省以上重点项目,灵活运用省级经济园区优惠政策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闲置低效土地,最大限度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启动建设甄庄500千伏、茨榆坨220千伏变电站,确保杨柳庄110千伏变电站上半年投入运行,增强电力保障能力。组织大型银企对接活动,完善融资平台,为项目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实施城镇建设上水平攻坚行动,加快中等城市建设步伐。按照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的新要求,以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三区一河”主城区建设。重点完善“七大体系”、实施“两大工程”:规划体系。完善大县城绿地系统和综合交通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区主要街道两侧既有建筑景观设计、城中村改造和排水、热力等专项规划,加强规划衔接,形成科学的中等城市规划体系。路网体系。构建“三横三纵”的路网体系,搭建中等城市框架。年内实施研山北路新建、滦河路改造,启动长江大街北拓、省道平青大线(城区段)改造、滦河堤顶路建设。实施先锋路、响嘡七星路新建和体育大街改造等工程,完善城区路网。启动建设迁曹高速连接线、津秦客专滦河站连接线、新滦河大桥和黄金海岸(秦皇岛机场)连接线,形成涵盖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的现代交通网络,打造京津秦“一小时交通圈”。启动建设范榆一级公路、高军一级公路、九百户至王店子二级公路,打造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绿网体系。实施“公园化”战略和“绿色家园”行动,建设“滦州古城”护城河绿化带,完善龙山、五子山、研山和横山等环城绿网,谋划实施迁曹铁路沿线绿化,确保通过国家园林县城复验,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县城。水景体系。实施滦河防洪整治二期工程,启动水上游乐场、水上运动基地、天佑堤景观带、湖心岛等项目,实施引滦河水入古城工程,汛期前完成“滦州古城”护城河改线一期工程,构建城水交融的水景体系。管网体系。重点实施古城污水、环城水系排水、生活用水、消防供水、新城和古城供热等管网改造,改造新城和古城电网,谋划建设新城、古城、响嘡3座35千伏变电站,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网体系。靓化体系。高标准改造滦河路、省道平青大线(城区段),打造景观示范路;对庞大滦州国际大厦等主要建筑进行夜景灯光亮化,提升城区亮化水平;完善响嘡工贸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品位。管理体系。投资912万元,实施平安网络建设工程,实现公共区域、重点单位视频监控全覆盖,逐步构建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应急处置等相互融合的城市管理平台。坚持“经营城市”理念,拓宽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健全城区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验。新城区完善提升工程。着力巩固和扩大“三城”成果,加快建设金鼎丽城等高层建筑群和滦州国际购物中心,推进新华里等旧小区改造和葛坎村、北双山村等城中村平改,实施先锋路两侧500亩综合开发,打造更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城市品牌。古城区建设推进工程。加快建设“滦州古城”,实施东城门、崇贤广场等工程,新建古城北路、古城东路,启动司家营铁矿1平方公里生活区建设,回迁安置楼确保年内交付使用。

(四)实施新农村建设攻坚行动,加速城乡等值化进程。按照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的要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榛子镇、茨榆坨镇等省级中心镇建设,实施东安各庄镇镇区迁建工程,对茨榆坨镇等部分镇危旧办公房进行改造。启动“财政收入亿元镇”建设工程,力争到2015年半数以上的镇年财政收入超亿元。推进新民居建设,年内新建新民居示范村10个,改造提升村26个。投资1200万元,完善205个村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大荒山绿化及开发力度;谋划启动投资1.2亿元的沙河整治工程;推进农田林网、环村庄、河系走廊等造林绿化,年内新增造林面积1.5万亩;投资56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8000亩,投资1800万元,实施3.7万亩节水灌溉工程,投资750万元,建设标准良田1.5万亩;投资5173万元,改造农村公路49.5公里。实施产业富民工程。深入推进“十万农民大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注重培育致富典型,加快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年内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1万人次,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提升。年内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家,新培育农产品经纪人1000人,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完善全民创业扶持政策,引导更多群众自主创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投资2104万元,对11所农村中小学校进行布局调整和陈旧校舍改造。投资750万元,解决10个镇23个村农民饮水安全问题。改造11个农村文化站,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投资9075万元,硬化121个村村街。投资284万元,新建村级沼气物业服务点40个。

(五)实施开放创新攻坚行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科学发展、跨越崛起注入强劲动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抓好农村各项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年内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9%。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落实《关于强化镇级零散税收征管的实施意见》,狠抓财政增收节支,确保财政平稳运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盘活现有资产,促进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以驻点招商、中介招商、科技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为重点,积极引进大型企业集团,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引导冀东物贸、小川牧业等出口创汇企业优化产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政府科技创新投入,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确保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复验。注重引进培育人才。完善和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年内制定出台滦县籍优秀大学毕业生回乡安置制度,多渠道、全方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搭建人才服务平台,营造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六)实施改善民生攻坚行动,构建和谐幸福滦县。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努力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倾力打造和谐滦县、幸福滦县。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总投资18.6亿元的10件26项实事工程。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实施就业再就业培训,年内培训城镇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人员2000人以上。继续开展“健康滦县、幸福人民”行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推进投资4160万元的县中医院搬迁工程,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快建设投资5300万元的龙山初级学校,确保8月底前投入使用。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化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工作,确保参保率保持100%。加强新农合资金监管,保障新农合平稳运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机制,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深入开展滦州镇、古城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年内投资5000余万元实现全覆盖。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健全城乡低保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推进农村敬老院整合改造,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强化粮食执法检查,实施放心粮油进万家工程。投资8000万元,实施通信设施完善工程。狠抓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行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督导企业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加强应急演练和专业培训,严防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及假冒伪劣产品、商品行为,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强社会管理。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全社会法制观念和文明素质。深入实施社会矛盾综合调控,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社会稳定指数评价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调解制度,促进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有效控制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贯彻落实县十届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开展“提效提速创业年”活动,全面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政府系统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素质,增强指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努力做到“六个突出抓好”:突出抓好经济运行。抓经济工作的成效最终体现是企业效益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我们必须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稀缺性的资源最有效的、最合理的配置到所需要的企业中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引导企业采用现代经营理念,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抓好工业强县。工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石,总结我县经济跨越发展的经验,关键在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工业企业对税收的贡献率将近70%。针对我县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特征,必须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打造产业聚集增长极,构筑跨越崛起的战略支撑。突出抓好三产富民。2010年,我县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而唐山市占47.9%,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必须大幅提升工资性收入。将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的重要途径,加快打造以“滦州古城”和滦河水利风景区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增长极,做大做强庞大集团,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就业、促进增收。突出抓好城市建设。城市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是区域发展优势所在。加快中等城市建设,必须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不断提升城市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效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突出抓好城乡统筹。我县确定的“两极四区一带”区域发展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按照板块和区域发展特色划分的、覆盖全县的战略布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按照不同板块的特点,实行分类指导,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侧重、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与全省十强县(市)区相比,我县的主要差距仍是经济总量偏小。加快经济发展,必须严格落实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项工作的实施意见,引进一批具有支撑和带动作用的立县项目,鼓励现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滚动发展、扩大规模,促进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

做到“六个突出抓好”,我们要按照“秉公尽责、知难而进、只争朝夕、务实有为”的新时期干部精神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谋事、干事、干成事的政府团队。

解放思想,打造勇于创新的政府团队。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跨越崛起”的思想观念,以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制定新举措,促进新发展。在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项目建设、促进财政增收、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注重吸收新理念、借鉴新做法、总结新经验,深入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新模式。

以人为本,打造执政为民的政府团队。强化民本意识,着力在亲民、富民、惠民上下功夫,切实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解决好群众关注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

奋发有为,打造干事创业的政府团队。进一步强化加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自我加压、负重奋进。既要正视不足,更要认清优势,始终充满激情地推进各项工作。以“进位全省十强、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激发奋力求成的干劲、一抓到底的拼劲、持之以恒的韧劲,切实做到想事、谋事、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推动我县在引领唐山未来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凝心聚力,打造精诚团结的政府团队。坚持县委的正确领导,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重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注重培养团队精神,讲大局、讲协作,在相互补位中增进团结,在共谋发展中增进团结,切实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增强集体战斗力。

狠抓落实,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府团队。树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今日事、今日毕”的工作标准,进一步完善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加大工作执行力度,推行项目化管理机制,落实行政问责制,以严格的制度、严肃的纪律推进各项决策有效落实,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从严治政,打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团队。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经常性地开展自省、自查活动,建立健全清正廉洁承诺制度,形成廉洁自律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特别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经济活动中,坚持阳光操作。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进一步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延续“十一五”辉煌,开创“十二五”伟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实有为,进位争先,为实现滦县科学发展、跨越崛起而努力奋斗!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纲要(草案)》主要阐述“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布局,突出宏观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制定其他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一)《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和主要特点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6月开始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镇(古城办)、有关部门,聘请河北发展战略研究所专家,专题研究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县十届四次党代会通过了《中共滦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政府根据县委《建议》精神,修改完善了《纲要(草案)》,广泛开展了“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提出了许多建议。可以说,《纲要(草案)》的形成过程,是认真总结过去、全面规划未来的过程,是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

《纲要(草案)》力求反映新形势下推进滦县“科学发展、跨越崛起”的要求,体现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在规划指标上,提出了确保目标和力争目标两套指标,指标的确定既考虑了跨越崛起的机遇和我县实际,也考虑了发展中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和挑战。

(二)“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在应对挑战、战胜困难中跨越赶超的五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强力推进各项工作,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城乡等值化、社会治理和谐化跃上新台阶,为“十二五”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分别增长17.8%、23%和22.2%,比“十五”末分别增长1.7倍、1.8倍和1.7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23亿元,增长4.04亿元,年均增长23.3%,是“十五”末的2.8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前进3个位次,跃升至第17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循环农业走在全省前列,“十一五”末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工业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园区经济快速发展,钢铁冶金、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业扎实起步,“滦州古城”景区、滦河水利风景区、青龙山旅游景区等重点旅游工程顺利实施。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三区一河”主城区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镇化率由“十五”末的28.5%提高到42%。榛子镇、雷庄镇等小城镇建设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研山新村成为省级科学发展示范村样板,中赵新村被授予“全省农村新民居建设优秀示范村”称号,农村面貌明显改观。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等各项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不断完善,探索推行BT、BOT等现代投融资模式,进一步激发了发展活力。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与美国林肯电气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天津物产集团等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实现战略合作。“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路网络不断完善,改造农村公路379.4公里,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1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运班车。电力事业快速发展,新建变电站5座,年供电能力增加42.1万千伏安。“五大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项目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明显优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城乡有线电视网络更加完善。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持续加大,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757元和3393元,是“十五”末的2.5倍和1.8倍。新增就业2.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乡低保为重点,以医疗救助、慈善捐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4%,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城镇月低保、农村年低保标准分别比“十五”末提高140元和740元。

(三)“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预期目标

《纲要(草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县委《建议》提出的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以及做好“十二五”时期工作的总体思路。“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在引领唐山未来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总要求,以进位全省十强、建设中等城市为总目标,全力实施“1255”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两极四区一带”区域发展格局,以“两极”率先突破,推动“四区”快速崛起,促进“一带”强势隆起,推动“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崛起。

根据县委《建议》,《纲要(草案)》提出了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实现突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等七个方面。在此,就两个方面的重要指标作简要说明。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确保达到550亿元,力争达到65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确保达到55亿元,力争达到65亿元,较“十一五”末翻两番,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十强。“十一五”期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全部财政收入均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十二五”目标的制定,主要考虑到:未来五年,司家营铁矿二三期、东海特钢、唐钢150万吨焦化、“滦州古城”、亿泰焊丝等项目全面建成,庞大集团上市后纳税额大幅增长;园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省级经济园区获得的优惠政策,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更大空间,将推动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为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以上,初步达到中等城市水平。我县“三区一河”规划面积为58.7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中村平改、旧小区改造和司家营铁矿生活区建设深入推进,城市规模将迅速扩大。同时,还要深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成本,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城区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吸引更多群众进城就业,将促进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张。

(四)“十二五”时期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措施。

一是以“两极”率先突破,推动“四区一带”快速崛起。贯通司家营循环经济园区和台商工业园,辐射带动滦州镇、响嘡镇、古马镇、东安各庄镇,加快“滦州古城”和滦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实现产业聚集增长极、文化旅游增长极的率先突破。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加快发展覆盖滦古路两侧古马镇、小马庄镇、茨榆坨镇、雷庄镇的“南部经济区”;以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为依托,培育极具竞争力的“西南经济区”;以榛杨工业区为依托,带动榛子镇、杨柳庄镇加速发展,打造“西北经济区”;以曹妃甸滦县临港产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临港产业,形成内连腹地、外通全球的“沿海经济区”。以油榨镇、九百户镇、王店子镇为重点,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工业经济、旅游经济,打造特色经济带。

二是全面改造提升工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促进集约发展。重点实施43个工业重大产业支撑项目,计划总投资869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98亿元,利税254亿元。培育壮大钢铁冶金、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到2015年,钢铁冶金产业年纳税突破40亿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优势产业上档升级,加快调整重点企业产品结构,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着力构筑区域特色明显、经济结构合理、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8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0%和26%以上。

三是以构建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为核心,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围绕建设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狠抓“滦州古城”、滦河水利风景区等战略支撑项目建设,开发旅游产品,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加强旅游业软环境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打造京津冀著名旅游度假目的地。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培育壮大物流产业聚集区,加快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业企业服务环节剥离,培育发展中介服务。大力发展消费型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构建城乡一体化流通网络,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假日经济和城市夜经济,打造繁荣活力之城。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年均增长22.5%,其中文化旅游业实现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四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水平和效益。加快“七大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构建以滦古路特色农业产业带和奶牛养殖核心区、高效农业种植核心区、现代农业核心区为重点的“一带三区”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发展壮大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到2015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额实现150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8%。

五是科学构建城镇体系,倾力打造中等城市。加快“三区一河”主城区建设,实施一批环保生态工程、框架拉动工程、精品景观工程和公共服务工程,合理布局产业聚集区、商贸服务区、住宅居住区和休闲娱乐区等功能板块,推进中等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县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同建,到2015年,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初步达到中等城市水平。完善城镇规划,加快小城镇建设,迁并整合村庄,形成主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六是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等项改革,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努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扩大开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重点引进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和大型行业龙头企业,调整优化出口结构,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构筑全方位开放格局,“十二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年均分别增长25%、28%2015年达到4600万美元和8000万美元。

七是提高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滦县。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完善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到2015年,全县人才密度达到10.3%。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政府科技创新投入,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推进企业创建省、市级研发中心,到2015年,科技投入占财政预算支出比例达到1.4%。

八是综合开发利用资源,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按照“科学开发、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强土地资源使用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综合效益。坚持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并举,延伸矿产资源产业链条,实现矿山生态开采。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环境保护,突出重点区域、流域和行业的环境治理,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以上。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努力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九是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城乡教育等值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县。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大力发展民政事业,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快发展体育、广播电视、保险等社会事业。

十是加强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凝聚“科学发展、跨越崛起”的精神力量。完善民主制度、健全民主程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做好信访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社会动员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后金融危机时代(第1页):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缓和,经济发展逐步进入相对平稳期。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不可能完全解决,世界经济仍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处于一种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

2、五大园区(第3页):台商工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司家营循环经济园区、榛杨工业区、曹妃甸滦县临港产业园区。

3、滦县主题歌曲(第3页):即《滦河你是我的荣光》、《好光景用心安排》。

4、“三区一河”主城区(第4页):县委十届八次全会确定的中等城市主城区范围。“三区”即新城中心区、古城旅游区、响嘡工贸区,“一河”即滦河水利风景区。

5、“1255”发展战略(第9页):县委十届八次全会确定的“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即跨越发展、全面崛起这一主题,“2”即进位全省十强、建设中等城市两大目标,“5”即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城乡等值化、社会治理和谐化、党的建设科学化五化联动,“5”即全面扩大开放、壮大产业集群、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人才战略、强化制度创新五大支撑。

6、“两极四区一带”区域发展格局(第9页):县十届四次党代会确定“十二五”期间我县的区域发展格局:“两极”,即以台商工业园、司家营循环经济园区为支撑的、辐射带动滦州镇、响嘡镇、古马镇、东安各庄镇的产业聚集增长极,以“滦州古城”和滦河水利风景区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增长极。“四区”,即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覆盖滦古路两侧古马镇、小马庄镇、茨榆坨镇、雷庄镇的“南部经济区”;依托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面向京津唐和东北亚,服务对接曹妃甸,培育的“西南经济区”;依托榛杨工业区,带动榛子镇、杨柳庄镇加速发展的“西北经济区”;依托曹妃甸滦县临港产业园区,发展现代临港产业,培育的“沿海经济区”。“一带”,即以油榨镇、九百户镇、王店子镇为重点的特色经济带。

7、可比价(第9页):以同类产品某年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用于计算各年的产品价值。按可比价格计算的产品价值,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通过不同时期对比,可以反映生产的发展速度。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使用2000年可比价。

8、“园区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第11页):在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建设园区的情况下,由政府和企业按照投资比例成立股份制公司,共同负责园区运营的管理方式。

9、“三横三纵”的路网体系(第13页):“三横”即现国道205线(城区段)、滦河路、研山北路,“三纵”即滦河堤顶路、省道平青大线(城区段)、长江大街。

10、迁曹高速连接线(第14页):即迁曹高速与滦古路的连接线。

11、津秦客专滦河站连接线(第14页):即长江大街北拓与津秦客专滦河站连接。

12、新滦河大桥和黄金海岸(秦皇岛机场)连接线(第14页):即修建新滦河大桥及连接线,与昌黎黄金海岸(秦皇岛机场)连接。

13、“公园化”战略(第14页):“在城市里建公园”为“在公园里建城市”的现代城市建设理念,用规划公园的要求规划城市,用建设公园的标准建设城市,用管理公园的手段管理城市,用经营公园的理念经营城市。

14、“绿色家园”行动(第14页):唐山市委、市政府决定以绿化美化家园为目标,利用三年时间(2010年至2012年)开展的绿化造林活动。

15、“经营城市”理念(第14页):政府运用市场机制调控城市发展目标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和效益最大化、最优化的工作理念。

16、“三城”(第15页):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

17、稀缺性(第19页):所谓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用来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物品和劳务的资源,相对于人们无代价的需求来说,其数量大多数是不足的状态。因此,人们在物品和劳务的消费和生产过程中,是不能随意而行的,必须进行科学的选择和决策,所以一些经济学家曾将经济学定义为“稀有资源最佳配置的科学”。

18、BT(第25页):BT是英文Build——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转让,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引入非政府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该项目设施的有关权利按协议由政府赎回。

19、BOT(第25页):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给政府部门。

20、服务环节剥离(第29页):企业将生产流程或经营过程中的一个或几个服务环节,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及产业分工,设立成独立的法人企业或者外包给专业的社会化服务企业。

21、七大绿色农产品基地(第29页):粮食种植基地、优质花生基地、瓜菜基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果品基地、生态及速生丰产林基地、畜产品基地。

22、人才密度(第30页):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即有一定技能或学历、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者,占全社会有劳动能力者的比例。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滦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0649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22302000251号 网站标识码:13022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