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镇(街)信息公开 > 油榨镇 > 工作动态 >
油榨镇:农业大镇从“新”出发
发布时间:2024-11-27 15:53:36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瓜果蔬菜“卖四季”、连片果园“轻松管”种田就请“田保姆”、“新农人”驰骋沃野……近年来,一些新设备、新理念、新业态在油榨大地“遍地开花”,农业大镇从“新”出发、活力满满。

一、从“卖一季”到“卖四季”

向有限土地要“产量”,在田间地头提“产能”,油榨明确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宜养则养,宜粮则粮,进一步构建乡村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处暑渐近,走进油榨镇王官营村烟薯种植基地,烟薯长势喜人,工人们忙着去泥、包装、搬运、装车。

烟薯因外形好、颜色红、口感甜、营养好、价格高等特点而备受市场青睐,且种植技术比较简单。近年来,油榨镇不断延长烟薯加工产业链,依托全镇毗临滦河、沙质土壤多的优势,成立了峻瑞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建成3000亩烟薯特色种植基地。合作社注册了“万里薯一”品牌,形成了品牌效应,成立开发烟薯干、粉条等精深加工特色产品,把“一个烟薯”的产业链越做越长,实现从“卖一季”到“卖四季”的转变。

“收完水果玉米,又种上芥菜,一块地有两份收入。真好!”油榨镇柏店子南村种植大户柏双友为“玉米+芥菜”轮作种植模式竖起大拇指。

他点赞的“玉米+芥菜”种植模式即一地两用,每年水果玉米后利用冬闲田扩种芥菜,选择“短、平、快”的蔬菜种植,让“冬闲田”变成“增收田”,提高土地有效利用和附加值,实现了“一田双收、稳粮增效”新“丰”景。

二、田间地头听“科技新声”

良种、良技、良法综合配套,科技创新正耕耘出农业发展崭新前景。

清晨6点来钟,滦州市油榨镇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张则林就已经蹲在自己的优质农产品试验示范推广基地里了,张则林站起身来检视着自己种的田,北边那一片是展示区,南边这片是试验区,今年基地承接了国家产业体系150多个玉米品种和8组花生的试验种植和展示,此刻,它们都在努力地生长着。

播种、田管、锄䓍、除虫,他几乎是住在了地里,人也变得“邋里邋遢”,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成功筛选出了伟科702这一品种,亩产可达1600斤,而且出芽率高,耐密度性好,更适合机械化单粒精播。单粒精播最大的好处就是后期不用间苗,能节省很大一笔人工开支,但对种子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坚持试验的他吸引了唐山农科院研究员刘晓光等人的注意,加入了国家玉米产业体系和国家花生产业体系唐山试验站的玉米、花生试验。有了试验站的支持与指导,他的劲头更足了,试验也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他几乎天天从早到晚都长在了地里。在随后的几年间,基地承接的试验项目越来越多,先后与北京市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科院、山东花生研究所、河南省经作所建立了广泛而又紧密的联系。登海605、科腾518、科腾618、远杂902等优质玉米、花生品种先后在基地脱颖而出。

在积极推广新品种的同时,张则林又把目光瞄向了农田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基地里的庄稼,全部都采用的生物防治技术,几年努力下来,通过性诱剂、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技术已在周边五千多亩庄稼上得到使用。

三、“新农人”助力“新农业”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新农人”致力于让农业变得更智能、轻松、高效,赋予了土地新的活力。他们以互联网思维和市场化眼光,探索农业新业态,推动农业生产模式转型升级。

走进滦州市油榨镇韩寨子村,千亩稻田与错落有致的村落、连绵起伏的山脉相互映衬,宛若一幅色彩绚丽的田园画卷。眼下稻田正值抽穗关键时期,“田保姆”韩立伟正操控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仅用几分钟,就完成了50多亩水稻的飞防作业。

“无人机效率高、喷洒农药更均匀,如今大家种田离不开我们这些‘田保姆’。”韩立伟说,他自小在农村长大,怎样轻松、高效种田是他常思考的事。与大多数年轻人喜欢城里的生活不一样,他从心里喜欢地,喜欢种粮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韩立伟的梦想就是让这片水稻成为乡亲们的聚宝盆。他意识到,小农户种田经常面临干不好、不合算等问题,农业社会化服务大有可为。

韩立伟后来考取了无人机、拖拉机、播种机等操作资质证照,并成立了怀军水稻专业合作社,购置农机、农药等设备,为农户提供机耕、育秧、机播、植保等服务。他每年平均服务农户超100户,管理面积超5000亩。

“真没想到种地还能当‘甩手掌柜’,还是年轻人有想法、有本事。”今年60岁的韩寨子村党支部书记韩建民说,去年他将10亩水稻田交由韩立伟全程托管,不仅从种到收不操心,粮食产量还提高了不少。

油榨镇李盼盼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滦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0649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22302000251号 网站标识码:1302230001